你怎么看最近美国上演的《美国工厂》这部电影?中美二国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孰优孰劣?

2023-04-14 00:57 • 阅读 523
优质回答:在看完《美国工厂》以后,我想起了2009年《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工人我也想起了另外一部纪录片《中国工厂》甚至我感觉,《中国工厂》比《美国工厂》更加让人接地气。在《美国工厂》里面着重突出了工人有多难,在《中国工厂》里面,突出的是所有阶层都很难,在企业做过员工也做过管理层的那些心理很清楚
优质回答:

在看完《美国工厂》以后,我想起了2009年《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工人我也想起了另外一部纪录片《中国工厂》甚至我感觉,《中国工厂》比《美国工厂》更加让人接地气。在《美国工厂》里面着重突出了工人有多难,在《中国工厂》里面,突出的

是所有阶层都很难,在企业做过员工也做过管理层的那些心理很清楚,打工觉得老板浩荡,每天开豪车,吃香喝辣,老板觉得员工不用操心,对方不结钱,工人要发工资,有时候急的只能借那种利息很高的贷款,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压力。当美国工人开开心心的在通用汽车公司上班,拿着时薪29美元的高工资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在多年以后,他的收入仅仅是这个的一半。曹德旺对于美国工会深恶痛绝,实际上美国工业也确实早已经堕落了,说起来讽刺无比,在美国,民主党是支持工会的,共和党喜欢搞自由经济,反工会,高额的时薪拿着确实很开心,但是工厂是可以搬走的,是可以直接从美国走掉的。过去一个月拿着高额时薪,现在连低额时薪都拿不到了。在民主党支持工会的时候,工人们投票把共和党送上了总统宝座,是否是命运的讽刺?70年代的时候,美国工人生活的无比幸福,高薪水+高福利,80年代里根总统开始了里根经济学,大批大批的工厂直接从美国搬走,当然,当时没有到中国,而是到日本,到韩国,到亚洲四小龙,里根总统是开放信贷来刺激经济,有钱人的资产翻了倍,没钱人越来越没钱。是不是很像2019年的美国?可是当年能给工人们开高额时薪的通用汽车去哪了?今天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美国满大街跑的,是日本车,还有点韩国车,但是美国车很少,只有皮卡还在美国继续生产,通用失败了,败给了日本车。福耀玻璃今天能够在美国生产,并且能够盈利,乃是人力成本占所有成本不高的缘故根据天风证券的统计,由于天然气,电力方面美国都比中国便宜,外加上美国税收的缘故,导致福耀玻璃虽然在人力成本上还是远高于中国,但是却可以盈利,同样投入的富士康的工厂,就不行了。到现在富士康还是没招到足够的人。而最后,不管是美国工人还是中国工人,都会被自动化所取代。你想要资本主义,你就会得到资本主义的全部。你不能想要资本主义的这个,拒绝资本主义的那个,这是不可能的。我不关心美国工人,我关心中国工人,我希望中国工人有一天能够摆脱如此低的工作,真正的活的像个人。

其他网友观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反过来教育老师,你说孰优孰劣?《美国工厂》我也看了,相对于很多人的观点,比方说什么看美国工人的年龄和干活效率,就基本能断定出“美国制造业不行了”。这个观点不对,因为美国制造业早就不行了,而不是现在不行了。因为美国早就过了制造业最繁荣的时代,早就过了那个阶段,如果你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当然是不行了。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没什么好说的。但既然说企业管理模式的孰优孰劣,这个就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了,因为企业也是随着产业走的,不能仅仅拿制造业说事,否则让苹果、亚马逊、非死不可这种公司如何自处?人家做好设计和互联网就行了,当然美国还有军工、医药等高科技产业还是相当牛皮的,不能仅仅拿一块汽车玻璃说事。所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对比,只有在同一个背景和框架下才有意义,不能只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去比较。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美国的人口有3亿多,中国人是14亿。大背景就决定了两国的产业分布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两国的人口结构、劳动者素质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更别提人工成本优势了。在这里,我想着重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第一、从企业存在的目的来看,美国福耀玻璃是成功的按照德鲁克的理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满足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福耀工厂是为了满足美国本土的市场需要,无疑是有存在价值的。不过除此之外,也要看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包括带来税收、促进就业等,无疑福耀美国做到了,这就值得尊重。至于福耀玻璃的曹老板说“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无利不起早,如果美国不赚钱,他曹老板会去美国开厂?没去之前就把账算的门儿清,没有几个比他精明的。第二、企业管理层与工会博弈最终胜出,这是双赢还是资本的胜利?20世纪的制造业,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增长了50倍,得益于“泰勒制”的全球范围内推行。但是作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制也遭受过工会的强烈抵制,泰勒的方法被认为是剥削工人的工具,因为泰勒打破了手艺和技术的神话,并且主张企业应根据工人的生产率支付报酬,即根据他们的产出,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投入时间计算报酬。很明显,那些拿着12美元时薪的美国工人还没有接受这样的观念,他们只是觉得与过去通用给的29美元的时薪相距甚远。可是毕竟今非昔比,有钱拿总比没有钱拿过着失业日子好吧。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在生存面前,个人权益得让位,因为个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资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它有话语权,可以有选择。第三、中美工人产出差异的背后受文化影响。从《美国工厂》里可以看出,美国工人人员年龄偏大,大腹便便,而中国工人比较年轻,身材瘦削,从体力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来看,美国已经明显落后了。虽然美国工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更强,但是有什么用呢?安全和环保能当饭吃吗?中国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勤奋、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很多国家的国民所不具备的素质,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否则根本不会发展的这么快。过去这些年,我们将人口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不过我们也应当思考,当人口红利吃完了呢?事实上,纪录片的结尾也说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工厂将引进自动化设备,取代一大部分工人的工作岗位。那么在新时代,传统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提升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因为连工作岗位都失去了。随之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根据统计,美国的知识工作者大约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而我们的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加紧去追赶。人工智能和技术革命,让人类从光着脚的状态穿上了鞋子,如果再想让人们脱了鞋子,恐怕就没有人干了。因为没有人能回得去了!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其他网友观点

最近,一部纪录片火了,这部奥巴马的处女大作《美国工厂》,主角居然是福耀玻璃!我不是影评专家,对这部纪录片本身的艺术水准难以得出结论。但我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几乎没加任何点评,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客观、中立地讲述了福耀玻璃从在美国建厂以来的各种历程:从初期解救多年失业工人的救世主,再到围绕成立工会的种种争斗。既有美国人在一起的种种议论,也有中方管理团队在一起的私下商讨(我觉得这应该是保密的,怎么会流传出去),也有中方与美方员工的种种困惑。我完整地看了整部纪录片,最大的体会是,中美之间的差异几乎是全方位的,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体制差异、还有更细微的各种差异。一、站在普通劳动者的角度,中美劳工待遇差距悬殊这是影片中一位美国工人的抱怨,她显而易见觉得她的时薪12.84美元太少了!我们来算一下,现在,人民币已经破7了,汇率就按7来算,她的时薪折合成人民币是90元/小时,一天八小时就是720元。美国工人反对加班,就按一天22个工作日来算,月薪是15840元。我不知道国内福耀玻璃的一线工人月薪是多少,但我想,恐怕他们加班加点也达不到这个数。而且,为了应对美国工人持续要求成立工会的诉求,福耀在这个基础上又给美国工人时薪增加了两美元,月薪就变成了18280元,这样的工资,恐怕在国内哪个城市,都算高工资了,可美国工人却感觉忍无可忍。另外,我还有一点困惑,美国通用汽车给这些悠哉游哉的工人提供那么高的工资,可他们的汽车居然还那么便宜,这是为什么?二、中美劳工对工作的态度裁然不同影片用了很大篇幅来讲述美国员工代表参观福耀内地厂家,他们看到国内工人加班加点、一刻不停地在工作,普遍感觉到目瞪口呆、震惊不已。福耀班组班前训话,也叫他们仿佛看到了外星人一样新奇不已,回去之后也如法炮制,结果自然是尴尬不已。福耀工厂一位管理者给参观的美国主管上课,美国主管说美国工人工作时间就是嘻嘻哈哈在那扯闲篇、开玩笑,想叫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一个办法——用胶带把他们的嘴封住。国内工人习惯了一刻不停地工作,习惯了刻板的、重复的、一成不变的、极其疲惫的工作;而美国人不行,他们加班不行,延点不行,他们厌倦简单重复的工作,觉得不该把人当成机器;他们不只要求薪酬,还要求表扬和鼓励;你得整天哄着他们开开心心地工作。三、中美企业工会的差异这部纪录片,着墨最多的就是福耀美国员工坚持成立工会与福耀曹老板坚决反对成立工会,这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线。在美国福耀项目竣工庆典上,曹老板刚刚发表完热情洋溢的讲话,前来捧场的美国参议员就鼓捣大家成立工会,为工会争端埋下了伏笔。国人都知道我们的工会通常是做什么的,平时收收会费,偶尔组织职工看两场电影,这就是工会了。正如福耀玻璃那样,工会和老板也是一家的,内地福耀玻璃负责工会的,就是曹老板的亲戚,这在我们国人看来毫不奇怪。正如福耀玻璃工会负责人介绍的那样,所有员工都是工会成员。赶上企业景气时,工会可能不只发两张电影票,还可以搞搞歌颂企业、歌颂老板的文艺汇演。正如纪录片里看到的那样,这样的表演尽管滑稽到无法直视,但对国内企业员工来说也算是司空见惯了。我们的企业工会,会去找老板为职工争取利益吗?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答案。而这,恰恰就是美国工会的主旨。对于美国劳工来说,工会就是保障,就是利益,就是后台,就是命根,就是一切。我们不能理解的是,美国居然会有这种全国性的行业工会,什么美国汽车联合会,专程赶到福耀去支持工人。尽管最终投票工会没有成立,福耀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这始终将是曹老板在美国开工厂要面对的问题。四、最后要说的这点不是差异,而是福耀在美国工厂躲过一劫,新任总经理刘先生居功至伟在曹老板请的两位美国经理人立场出现问题,赢利又遥遥无期之际,曹老板请来了这位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来负责美国工厂。这位刘总非常能干,多年的美国生活工作经历,使他深谙美国文化。而出生在国内又使他能够牢牢地贯彻曹老板的旨意,利用自己的才华,把具有巨大文化差异的两个群体团结在一起,在美方纷纷要求成立工会的强大压力下,仍然通过变通能叫公司正常运转,并在去年实现赢利,说明这绝对是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美国工厂》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纪录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视角,您看过之后又是什么感想?

其他网友观点

"尴尬”一语道破巜工厂》实貭,美国更像馬克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注重工人阶级利益,用工会维护工人权益,而曹得旺更像压榨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黑心资本家!

其他网友观点

这部片子我没看过,但是我看过以前很多曹德旺先生的专访。我认为他把资本运作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发挥到淋漓尽致了。首先我认为曹德旺先生做的没错,无论在何种制度下资本都是要逐利的,没有资本的积累资本家哪来的钱去给工人们发工资。西方有句谚言语说的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一个人得到多少就失去多少,我认为西方现今的高福利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病态,这种吃子孙后代饭的做法迟早会使社会走到崩溃的地步。当年我看过德国简史卑斯麦在创立现代西方国家基本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不劳动不得食”!曹德旺先生投资美国的同时,也正在用现实正对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中下层人民在补这一课。

本文由本地通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eijing.bdtong.com.cn/bd/8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