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腺瘤)的恶变率怎么理解?需要恐慌吗?

2023-04-14 02:32 • 阅读 156
优质回答:哈哈,无需恐慌。而且切勿恐慌。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做胃肠镜的消化科医生来说可以很明确告诉你体检如果发现肠道内有息肉,只要是腺瘤样息肉都完全没必要恐慌。为什么?因为腺瘤还不是癌!!!不是癌你恐慌啥,反正短期内是肯定死不了的。很多人来到这个地球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呢?宽且就是息肉嘛,还达不到让你
优质回答:

哈哈,无需恐慌。而且切勿恐慌。

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做胃肠镜的消化科医生来说可以很明确告诉你体检如果发现肠道内有息肉,只要是腺瘤样息肉都完全没必要恐慌。

为什么?

因为腺瘤还不是癌!!!不是癌你恐慌啥,反正短期内是肯定死不了的。很多人来到这个地球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呢?宽且就是息肉嘛,还达不到让你死的地步,所以死不了你就不要怕。

也许有人会说腺瘤有一天会慢慢长成然后缓慢变成癌,但这个周期是很长的。小的腺瘤长成腺癌都需要5-10年时间。大的腺瘤一般指大于1cm 的腺瘤1-3年内长成癌的概率比较大,但只要做肠镜体检被发现了,那这腺瘤基本就死定了,哈哈

你不可能会留着他不切吧,当然斩草除根根除隐患,目前除非长到大到没有边界的息肉需要开刀手术切除外,目前几乎99%的胃肠道息肉都可以在胃肠镜下切除,切除了就没事了。切除了就跟正常人一样了,然后就无需恐慌了。反过来如果做肠镜发现息肉也不要恐慌了。

以下两张图片就是我做肠镜发现腺瘤是切除的过程,勒住、通电、切除,让后这个腺瘤就是死翘了。

其他网友观点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告诉你,不必恐慌,肠息肉是有一定的恶变几率,但是恶变需要时间,恶变率也不是很高。

肠息肉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肠粘膜凸起来的肿物,都叫肠息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恶变成结肠癌,肠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一般而言,只有腺瘤性息肉会发生癌变。

从息肉发展为肿瘤,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根据统计,从息肉发展到肿瘤,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发现了息肉应该怎么办?

一般都是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肠息肉,因为早期的息肉没有任何的症状,如果是炎症性的息肉,抗炎治疗有效,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肠镜。

如果是其他息肉,较小的,单发的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如果是多发的息肉,或者是比较大的息肉,以及怀疑有恶变的息肉,可能需要做肠管的切除。下面这张图就是肠镜下切除息肉的示意图,非常的简单。

切除息肉后应该多久复查

息肉切除以后,应该在一年内复查,看看有没有切干净,有没有漏诊的小息肉,如果切干净了,没有新发的息肉,可以5年后再做一次肠镜检查。

总之,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只有一小部分会恶变,而且从息肉发展到肿瘤的时间很长,发现了息肉可以切除,这样就杜绝了恶变的可能。

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其他网友观点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敬请关注张医生。

肠息肉的问题,我回答过很多次,关于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临床观察的数据是:腺瘤直径大于2厘米的,约半数恶变,绒毛状腺瘤恶变的可能性较大,从腺瘤到癌常经历10-15年的演变过程。需不需要恐慌?我觉得要警惕一点,恐慌倒不至于。概率这个问题,是回顾性数据分析的结果,假设一个人有腺瘤性肠息肉,谁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评估这个息肉会不会恶变!毕竟问题放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个人都希望要百分百的结果,哪怕有人告诉你80%不会恶变,这20%的可能性,也会让你寝食难安。所以,一旦发现,肠镜下切除是最明智的选择!(必要时要开腹行肠段切除)

另外,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的习惯,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要有适当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注意增加运动量),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一次哦)。再啰嗦一句,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每年一次胃、肠镜检查,有必要!

其他网友观点

不需要恐慌,但是要引起重视,早切除是不会癌变的,如果已经病理明确是腺瘤,也切除了,定期随访复查即可。

一般来说,肠腺瘤恶变率较高,炎性、增生性、错构瘤性息肉癌变率较低,但这个恶变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大约要经过5-10年,只要在这期间及时处理,问题不大。

不过,之所以要对腺瘤引起重视,主要还是因为早期腺瘤息肉,是无明显症状的,虽然腺瘤逐渐生长、体积增大,会出现一些症状,但临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一直到腺瘤癌变也无明显异常不适,或者出现异常,但未引起重视,继而拖延发展到肠癌晚期,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肠息肉会出现哪些症状?

肠息肉是我们肠粘膜上隆起型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大小、数量、形态不一,可能只有绿豆大点,也可能发展到枣那么大,数量可能就1个,也可能十几个,更甚者成千上百个,形状来说,有蒂、无蒂、扁平等,通过病理后,又可明确为腺瘤,还是炎症性、增生性息肉。

一般来说,内镜下可初步判断肠息肉的良恶性,包括是否带蒂、体积大小、表面光滑度、活动度、易出血等方面来判断,但明确还需要做病理。

大多数息肉无明显症状,多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做肠镜时发现,当肠息肉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时,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痛、息肉脱出、肠套叠、肠梗阻等症状,但较易误诊为痔疮、肛乳头肥大等疾病,建议做肠镜、指检、病理来鉴别明确。

肠息肉癌变率如何判断?

多从息肉体积、数量、形态、生长速度、家族遗传等方面判断,一般来说,若息肉呈扁平、直径大于2cm、表面易出血、溃疡、不易推动,或呈菜花状、乳头状等,往往恶性程度较高,不过也不是绝对,最终还需要活检病理来明确。

肠息肉如何治疗?

对于炎症性、增生性、错构瘤性肠息肉,如果体积较小,无异常不适,可不做处理,定期观察,也可以直接在内镜下摘除,问题不大;对于腺瘤性息肉,一经发现,建议立即内镜下摘除,之后需要定期随访复查。

要明确,部分炎症性肠息肉,在消炎处理后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其他类型的息肉,口服药物是不会起到治愈作用的,只能通过手术摘除。

目前来说,预防肠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做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摘除。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进行咨询。

其他网友观点

随着胃肠镜检查尤其是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息肉的发现率随之大大提高,息肉的切除又使结肠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在这个过程中,给很多大众朋友一个错觉,仿佛一旦长了息肉就一定会癌变,甚至被告知有息肉后吓得不知所措,其实结肠息肉远没有那么可怕。

其实,并不是所有肠息肉都有癌变概率的,正如本题中所说的腺瘤性息肉是所有息肉病理类型中唯一有癌变可能的,其他三种病理类型(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并不会癌变。同时,也不是所有腺瘤性息肉都会癌变,具体还要看息肉的大小、形态和病人的年龄。据相关文献统计,息肉越大,癌变概率可能性越大,直径小于1cm的息肉基本不会癌变,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的可能性大约20%。一般来说,在息肉形态上,无蒂息肉癌变率要大于有蒂息肉,发病者年龄越大,息肉癌变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上面的解释,大家应该明白了其实结肠息肉没有那么可怕,能发生癌变的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内镜下治疗效果非常好,只要息肉体积不是非常大,都可以通过肠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手术安全度高,创伤小,切除后每年定期复查肠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于恐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关注赵医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Dr赵 2018-06-23)

其他网友观点

腺瘤性肠息肉腺瘤性肠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也越大。数据显示,一个2厘米以上的腺瘤性肠息肉癌变几率约为25%~50%。一个1~2厘米的腺瘤性肠息肉癌变几率为5%左右。所以,腺瘤性肠息肉仿佛埋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说不准多少年后启动开关,开启“肿瘤模式”。

其他网友观点

长期不当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引起肛肠疾病的发生,其中发病几率一直不断上升的主要有肠息肉,而有很多已经确诊的患者往往都在担心肠息肉会逐渐恶化变成肠癌,所以对这种疾病就变得十分恐慌。那么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一、肠息肉癌变几率一般不大肠息肉的癌变可能性需要根据病情来看,如果只是炎症感染引起的息肉或者是错构瘤性息肉,且是单发性肠息肉,就一般不会发生恶化,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会有较高的癌变可能性,因此患者最好及时去确定息肉类型,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治疗。

二、肠息肉怎么治疗1、西药治疗:肠息肉患者在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服用西药治疗,如果只是有小量出血的症状,可以选择口服止血敏、维生素K以及安络血一类止血药物帮助止血,同时可服用一些消炎抗感染药物,比如头孢菌素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等,必要时还可口服或者静脉滴注抗生素。

2、中药治疗:针对于肠息肉的治疗,患者也可以采用中药方剂进行保守治疗,具体可服用由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五味子、丹皮以及黄柏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方剂,而一旦出现便血的症状,就需要加入具有止血消炎作用的中药材,比如仙鹤草、生地榆等。3、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想要快速彻底性清除产生的息肉组织,最好是做外科手术治疗,一般可做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手术,如果是患了多发性息肉,则需要做肠壁肠段部分切除术,同时要做一下病理活检,以便排除癌变的可能性,而在手术后,患者还要注意坚持定期去做复查。

其他网友观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息肉也会变大,手术难度也会变大,癌变风险也越来越大,癌变的时间是个不确定因素,所以说肠镜发现息肉建议早日切除以绝后患。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有些伴有不典型增生,如果不去处理,就是一定时炸弹!

本文由本地通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eijing.bdtong.com.cn/bd/8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