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家具最高工艺水准的代表——百宝嵌

2023-03-06 20:27 • 阅读 373
周洪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宝嵌代表性传承人。从1982年学徒,至今成为当地手艺人的领军人物,30余年间,面对市场的起起伏伏,周洪俊感概万千。他的办公室里装裱着一幅字:“物正必有其主,人正必有其才”,这是他师父周庆元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时刻提醒他,要做个有责任的手艺人。现在,周洪俊经常对徒弟们说:

周洪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宝嵌代表性传承人。从1982年学徒,至今成为当地手艺人的领军人物,30余年间,面对市场的起起伏伏,周洪俊感概万千。

他的办公室里装裱着一幅字:“物正必有其主,人正必有其才”,这是他师父周庆元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时

刻提醒他,要做个有责任的手艺人。现在,周洪俊经常对徒弟们说:“要做一个有良心的、 有责任感的手艺人,千万不要光想着挣多少钱,手艺到了,一切也就到了。”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布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唐代诗人白居易作《素屏谣》中称赞了百宝嵌的精雕细嵌和富丽精美。从中可看出古人对于百宝嵌工艺的喜爱。

据记载,百宝嵌工艺发展于明代,它是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象牙、珊瑚、宝石及玉石等材料,形成了一种新的镶嵌工艺。正如其名,以五光十色的百宝玉石做镶嵌,绚丽多彩。

但由于制作难度高,百宝嵌在当代仿古家具中已很少见,曾一度面临失传。在广阳区九州镇南汉村有这么一位传承了34年的百宝嵌技艺传承人。他不求利润,坚持追求工艺的艺术价值,一心只为传承传统技艺。

周洪俊1982年进入廊坊市南汉村创办的南汉磨玉厂学徒,师从北京金漆镶嵌厂技师周庆元,学习百宝嵌技艺。在师傅的严格教导下,凭着自己的悟性和不懈努力,他学有所成,领略到了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并逐渐在百宝嵌工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周洪俊的工作室,房间内处处充满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儿。仿故宫文渊阁紫檀三屏风、落地插屏……屋子满是“百宝嵌”作品。其中,一个精美绝伦的紫檀百宝嵌插屏映入眼帘,且不说珍珠、玛瑙、碧玉……每样单拿出来都很光彩夺目,再通过精雕细刻,镶嵌组合成繁花美景、飞鸟神兽等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好物难得,作为清宫家具最高工艺水准的代表,百宝嵌的制作不只是装饰这一类的“表面功夫”,实际上它的制作极其复杂。

由于不同木料的木性不一,诸多镶嵌材料也各有品性,稍有差池,嵌上去的图案就会东一块西一块地脱落,反而有碍家具的美观。“百宝嵌的制作要求极高,需要制作者具备很深的艺术功底,还得有上万分的细心和耐心。

制作百宝嵌需经过构思、制胎、构图画样、选料等十余道大工序数十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根据选料的不同加工的工艺也不大相同,共计百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不可少。”周洪俊介绍。

周洪俊一提起百宝嵌,就会滔滔不绝。“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贝,作为手艺人,就是要用这些年沉淀下来的,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技术,把这些旧物件修复到原先的完美。”

我们这一代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东西落在我们手里是残缺的,我们不能让后人见到的还是残缺的。”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一件件几百年前的旧物,才能在周洪俊的手中重现光彩,惊艳世人。“用手去做东西的人,这叫工匠,只能做出形来。用眼做东西的人,这叫师傅,有形有神。只有用心做东西的人,才能做出韵味儿来。技艺的传承就该是这样,技法与精神,内容与情怀,都不应在岁月的辗转中有所消磨。”周洪俊说。

30余年的光阴里,周洪俊用这双灵巧的手,制作和修复的百宝嵌作品超过了1500件,其中包括明代的黄花梨罗汉床,故宫挂屏、插屏等。“今后的10到15年里,我希望能做一系列中国传统工艺百宝嵌作品,以后大家想看百宝嵌不仅能去故宫看,还能到我这来看。”周洪俊信心满满地说。

本文由本地通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eijing.bdtong.com.cn/lvyou/40888.html